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武晓莉)前不久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在微信上的“百花日记”直播间买了两束花后,被拉进花友群晒图得积分。但随后只因说了几句质疑产品质量的话,就莫名其妙被踢出了
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)“34.68元,明明我微信可以精确扫出来的,为什么未经我同意直接四舍五入收34.7元?”近日,浙江省温岭市消费者李女士拨打12345投诉当地一家超市的收费行为。据介绍,李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“零基础入学,包学会”的培训学校、“低脂无糖无添加”的“俄罗斯全麦大列巴面包”……这些广告你真的相信吗?3月7日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2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。
严格食品接货程序。对菜品进行测温。对晚餐进行留样检查。冬奥会期间,北京延庆冬奥村为9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供餐服务。延庆区市场监管人员为确保监管无空档,采取每班
https://mma.prnasia.com/media2/2306283/image_824972_45543143.jpg?p=medium600|https://mma.prnasia.com